很高兴给大家做分享。这是我第一次来的灵眸大赏现场,上次跟主办方们做了一次非常好的线上交流,也引发了很多人的围观,今天就再借这个时机跟大家聊聊我自己的看法。
关于经济周期下大家面临的挑战,我认为主要有四个,分别是人口增长的红利结束、流量红利告急、线下流量腰斩以及传统电商的红利不再。
如何面对这四个挑战?过去十年,中国的营销在技术上进步了,但在理念上倒退了。我们总是在想下一次的流量红利、流量洼地,虽然这些都很重要,但还是慢慢迷失了营销的本质。
设想一下,如果消费者想你、爱你、非你不可,会买不到你吗?
问题是,在渠道越来越贴近消费者,触点越来越多的情况下,你可能没那么好。德鲁克先生很早就讲过,企业有两个功能,第一叫创新,创造差异化的产品和服务;第二通过市场营销成为顾客心智中的首选。这两点才是本质,你的产品有创新吗?差异化价值是什么?其次你能通过市场营销成为顾客心智中的首选吗?
在流量红利消失的当下,最终只有高质量品牌才能穿越周期。
什么叫高质量品牌?每个人做品牌都必须回答三个问题:
第一,MEANINGFUL:有什么意义?解决了消费者什么痛点?
第二,DIFFERENT:如何才能与众不同、并且能够引领一种趋势?
第三,SALIENT:你的品牌是否能代表这个品类?想起这个品类是否能条件反射般地想起这个品牌?
我认为这三点是思考品牌的三个中心维度。
凯度做了一个研究,世界上真正赚钱的公司都存在一个“七三原则”,即70%是由品牌自身贡献的,也就是品牌指名购买的,剩下30%则来自于流量的运作或者短期的促销转化。所以我觉得如果从这个角度来看,整个市场的脉络是非常清晰的。
而一个高质量品牌除了要有独特的差异化价值外,还需要有高质量的传播。否则,品牌只是把一句口号或者一个核心价值挂在公司墙上,无法长在用户的心智中,所以高质量品牌发展的根本,是高质量的传播。
高质量传播需要保证三个点。
第一点是做到高覆盖。
大家可以看看凯度的《2021年中国城市居民广告关注度研究》,中国的三大媒体中,互联网广告覆盖率高达95%,电梯广告是79%,电视广告是51%。
但是覆盖并不意味着消费者一定会关注你。在内容型媒体当中,无论是电视、互联网社交媒体还是短视频中,消费者真正认真看广告的概率是比较低的,他们主要还是看内容,所以如何做高质量的内容是崛起的根本。
这也就是第二个点,即高质量。
在户外,一个人走在马路上,他的注意力马上就被分散了,这个时候真正注意到广告的概率大概就9%左右。所以也可以看到凯度的研究,真正看广告往往是在封闭的空间当中,在电梯、电影院这种相对来说更封闭的环境中,收视率更高,这就叫高质量传播。
保证高质量的另一重点是回忆率,即看完了之后到底有没有形成印象?凯度的研究显示,过去一天你能记得的广告中,有3.3个来自于电梯广告、2.2个来自于短视频、2.5个来自于社交媒体,这三类都是相对高接触以及高回忆度的广告媒体。但需要指出的是,因为互联网媒体的广告品牌有很多,每个人能看到的多且杂,并不固定。所以相对而言,电梯媒体的广告更为集中、更容易被记得。
高质量传播的第三个点是高影响。
在实际触达消费者之前,广告的完播率高不高?今天的互联网上有很多选择,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选择。有很多人跟我说,在网上看到我的演讲短视频,其实我也很痛苦,我们在上面把我过去20年里大概70个小时的节目剪了剪都放上去了,但红了的大概也就几十条,最红的一条可能还是说我穿平价衬衫。
而难度在哪儿?网上有太多优秀的内容,而大家几乎都一阅而过。即使是很努力的发布内容,真正留在消费者心智中的机会还是比较低的。反而,电梯里的屏放在那儿,大家无法忽略,这样就比消费者自主选择来得更安全。因为就算消费者选择了你,出现一个高质量的内容、爆文谈何容易?且很多时候这也是碰巧产生的。
所以从广告角度来说,相对而言,电梯、电影院这种不太能够提供选择的媒体影响力往往更高。
广告语每年不一样,但热门广告语的记忆渠道来源基本上是一样的。所以我觉得投广告就像投资一样,它要有确定性。十几年前投电视是确定的,而这几年分众是比较确定的,因为每天有4亿的中国城市主流人群在他的必经之路上形成了确定性的连接。我觉得这就是媒体的确定性。
在我看来,广告媒体的核心是要帮助客户增长,客户是怎么增长的?媒体如何助推客户的增长?分众回头看了看我们的客户,总共花了一千多亿,总结出来客户增长的四个方向:第一是新品破圈;第二是场景触发;第三是渠道助攻;第四是社交共振。主要针对前三个聊一下。
1、新品破圈
以妙可蓝多举例。妙可蓝多作为一家牛奶公司,最重要的行为是聚焦了奶酪赛道。聚焦一个机会赛道非常重要。在当时的奶酪赛道,其它国际公司并没有投入足够的经费,而妙可蓝多投入了足够的兵力。这使得它的市场份额在非常短的时间内从最初的3.9%涨到了39.9%。
刚开始是1.7亿,通过分众引爆之后,也就是大家经常在电梯口会听到的妙可蓝多歌传开了之后,涨到了5亿。后来我们觉得它的尝试率很好,但复购率并没有那么高,因为消费者没有吃奶酪的习惯。虽然它很好吃,但没有吃奶酪的习惯怎么办?后来孙俪上场告诉你,作为一个负责任的妈妈,每天都要为孩子们准备妙可蓝多奶酪棒,放学回家来一根、运动补充来一根、快乐分享来一根,一天要吃3根,所以它从5亿涨到了15亿。
15亿之后,我们看到全国各种各样的品牌都来做奶酪棒了。这个时候开始传播我们一年热销20亿根奶酪棒,全国销量遥遥领先,我们才是行业第一,“奶酪就选妙可蓝多”。随着这股大潮起来,在第3年,妙可蓝多已经从15亿到达了44.5亿。可以看到,短短3年,当锁定了正确的赛道,有了一个独特的品类定位,然后分众进行引爆时,目前妙可蓝多奶酪棒的市场份额已经到了42%,整个营收规模已经突破了50亿。因此可以发现,在中国的新消费市场上,真正成功的都是一个品类的开创者。
2、场景触发
哈佛最著名的理论叫做:人们需要的不是产品本身,而是产品所能解决的场景问题以及场景中激发的情感和生活意义。
场景是什么?是时间、地点、人物、事件。
场景是让一个人积极参与和主动投入的理由。过春节的时候为了让大家买更高级的水,农夫山泉提出“好水旺财”;中秋节的时候有“中秋至小罐茶”,月亮代表我的心,月亮礼盒全新上市;“520”的时候,花西子提出送一把带锁的唇膏给你女朋友,如果你没有送,说明你不想锁定她,这叫“一生锁爱,永结同心”,情人节它还推出了一款礼盒,叫“天作之盒”,男生送给女生代表我们是“天作之合”。
这就是场景的触发。再比如绝味鸭脖,“绝味鸭脖麻辣鲜香”,是十年之前引爆的,今天绝味鸭脖为了让消费者有场景触发,产生更大的购买冲动,“嘴里没味来点绝味”,还有“旅途没味来点绝味”、“追剧没味来点绝味”。可以发现这些过程带来了非常多的机会,触发了这个场景就带来了销售的机会。
今年大家都面临紧张的市场预算,但预期又都很高。目前市场上所有的确定性应该都已经存在了,因此增长是必定的。如何增长呢?
第一坚持长期主义。表面上来看,效果广告可能对市场份额的影响比品牌广告要强,但是从两三年或更长时间来看,明显是品牌广告所累计的价值更高,对市场份额的带动也要比流量广告更好。这也就是第二点,要相信品牌的力量。因为流量品牌的红利不属于你,还是得抓住品牌自身的复利。第三是媒体应该改变消费者行为。
最后留给大家三句话:
第一,在预算有限的情况下,聚焦核心产品、减少长尾产品。因为一个公司能赚钱的主要是几个大单品。
第二,聚焦核心价值,品牌是核心价值,减少促销和流量依赖。
第三,聚焦消费者行为改变,减少无效投放。如果这个场地当中有一千位企业家听我演讲,演讲结束后都若有所思离开了,那就是我的失败。而如果这一千位企业家听完我的演讲,有一百位回去改变媒体计划了,这才是真正的投放。中国人口足够多,不需要每个人都若有所思,而是打透其中一部分人,从而产生真正的行为改变。
过去几年当中,可口可乐砍掉了很多产品,聚焦了大单品,利润实现大幅增长。安踏、飞鹤过去几年则是聚焦了核心媒体,饱和攻击,也取得了强劲的增长。我认为大家不必坚信3家或5家媒体,这个频次太低了。在中国,新品、新场景在推动消费者增长,很大程度上需要公平的触达才能有效改变行为。所以不用面面俱到,而是要集中火力改变行为。也不是要三家触达,而是要有足够的组合、足够的高频去改变消费者行为。
分众致力于改变消费者市场的格局。可以发现我们对月收入五千块以上的人具有79%的精准到达率,通过10块钱一个CPM的成本,能够形成更高频的到达、更好的完播、更广泛的触达。无论是可口可乐、德芙还是奥利奥,很多国际品牌都在中国采用了对比的方法。比如说十个城市只有分众,以及十个城市完全没有分众,从销售结果的对比可以看到,都是分众遥遥领先。
今天中国市场的寒冬已经过去,率先发力者胜。在我二三十年前加入广告业的时候,奥格威先生的一句话给我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他说钱是省不下来的,钱没有花在投资品牌上就会花在促销打折上,花在后者只会越促越低,花在前者的话,你的品牌才会成为人们生活中的一个组成部分。
谢谢大家!
标签:分众时代,电梯媒体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