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bycare:“卖得好”只是结果,“内生力”更为关键,要成为用户的“赋能者”
3月22日,在上百家企业参与的第七届Morketing Summit灵眸大赏上,近百位行业大咖围绕「穿透 PENETRATE」这一主题,分享了营销行业发展新趋势,以此洞察潜藏新机遇。在内生力量主题日中,Babycare首席品牌官Iris带来了《向内生长:不做“广告”怎么做品牌》主题分享。

作为母婴市场的明星品牌,Babycare的成长是市场与用户有目共睹的。从第一款婴儿背带产品诞生,再到婴儿湿巾、山茶轻柔拉拉裤、恐龙冷萃儿童水杯……秉持着“为爱 重新设计”的品牌理念,Babyare不断打造着诸多口碑产品。2022年双十一,Babycare全渠道GMV突破14亿,头部地位稳固。

只不过,Babycare却不想止步于此,或者说,不仅仅想停留在高销售额之上,对于品牌的打造,用户的沟通,其也有着属于自己的逻辑。

“品牌应该帮助用户成为更好的自己,品牌是becoming中的赋能者。”Iris在内生力量·宏观场演讲时表示。


以下为演讲实录:

大家好,感谢Morketing邀请。

其实作为一个母婴品牌,Babycare一直在探索的一个方向是,作为一个品牌方,除了卖货,我们还能做什么?

“卖得好”只是结果
“内生力”更为关键


知道今天主题日叫做内生力量的时候,我当时觉得这和Babycare的调性很契合,也特别符合我们一直在做的一些事情。

大部分人知道Babycare,或是对Babycare的了解,大多数都只停留在表面数据上,比如14亿GMV,全渠道4500万的用户,但这只是冰山上的一角。托起这一角的,冰山之下,有着更深层次的东西——用户对于品牌的认可。


这种认可包括很多维度,产品研发能力、内部组织能力、品牌传播能力等,而当品牌能把这些事情做好,自然而然就不用过度去聚焦在“卖货”上。

Babycare的出现其实比较特殊,当时正好中国刚开放二胎,所以我们一直会问自己一个问题:你这个品牌,因何存在?

说句玩笑话,现在中国的消费品牌可能比消费者还多,那既然如此,我们为什么还要让Babycare出现?为什么还需要多一个品牌,多一款产品?

Babycare成立的初衷是,我们发现90后开始做父母,但是市场上的母婴品牌和母婴产品,已经无法满足他们的需求了,所以海淘这个行为,在那个时候也特别火。

以我自己为例,我是2017年生的宝宝,那时候我也进了很多妈妈群,群聊里都是什么内容呢?一个个list,告诉你在海外的哪个网站,通过什么方式,购买哪些产品,以及如何选择。

所以,Babycare希望可以帮助新一代父母做出一款款产品,在他们人生中这一段特殊的阶段,服务于他们,并给到他们合适的解决方案,让用户感受到我们到底能为他们带来什么价值。

所以Babycare的品牌理念,叫做“为爱 重新设计”。

其也代表了两层含义:第一,我们觉得任何品牌,包括Babycare创立的初心,是出于对用户的关爱和希望给他们创造价值。第二,Babycare希望把相对传统的母婴行业重新做一次,而不是做微创新,或者只是做好一点点而已。

通过一款纸尿裤产品,和大家具体聊聊我们“为爱,重新设计”的例子。

纸尿裤是我们4年多前刚涉足的一个品类,当时大家都不看好,因为它是一个很卷、也不怎么赚钱的品类。很多人都劝我们放弃:“你们以什么样的规模和资金,去和百年企业PK呢?”

但是Babycare找到了出发点和突破点,我们希望能做出一款“既要又要”的纸尿裤。

当时消费者都在说,纸尿裤分为不同的派系,日系的很柔软,欧美系吸收好,这就意味着,用户必须要做一个选择。

但Babycare通过不同的技术组合,做出了一款“日系+欧美”的中国产品,既满足日系的柔软,又满足欧美系的吸收。这也是为什么这款产品一经推出,在很短的时间内就冲到了行业头部位置,刚过去的618与双11,Babycare纸尿裤的店铺销量,在电商平台基本都是TOP1。

此外,帮助一个好产品成功问世的,除了设计,还有供应链团队,依旧以这款纸尿裤为例,这款产品背后,还有一组围绕供应链的豪华“朋友圈”。


在我们看来,想要真正从用户出发,解决掉不合理的产品的“存在”,就必须打破传统常规,由品牌方串联起上下游的合作伙伴,“改造”整个供应链中不够创新之处,构建新的供应链“哲学”。

所以当Babycare通过几年的成长,走到一个行业比较头部的位置,下一步关于“内生力”的思考是,我们能创造出哪些新的价值?能为行业做出什么样的改变?而不仅仅是在存量市场中竞争。

于是我们通过一些洞察,找到了宝妈的另一个难点,新生儿很难带,而我们给到的解决方案就是,重新设计一款新生儿纸尿裤。

从用户的角度,新生儿的身体和大宝宝其实是完全不一样的,比如汗腺、分泌物,但一直以来尿裤的尺码都像衣服一样基本没有功能差别只有大小差别。

其实站在市场的角度看,这条赛道极细分,极小。所以没有任何品牌做这个事情,核心原因就是新生儿纸尿裤的使用周期差不多只有90天,没有经济效益。但我们品牌做了这个事,因为我们觉得他是“为爱 重新设计”的,小宝宝仅仅几十天时间,也值得更好。

Babycare研发了一款3.0全新芯体,它既不是传统的木浆芯体,也不是完全的高分子芯体,而是一个新的复合材质,目的就是为了保证吸收的前提下,还能够去保护到新生儿娇嫩的皮肤。其透气性很好,甚至隔着这款新生儿纸尿裤,能吹灭蜡烛。

此外,这个项目我们花费了8个月的研发周期,甚至专门请名导拍了片子,我甚至还自己写曲子,但上市前我们临时决定delay,因为最后生产出来的还是不够好。

为此我们要把已经生产好的40万片产品都销毁掉,媒介资源作废,追加了300万的成本在后续的研发改进上,但这就是Babycare的坚持。

做“我们”:与用户双向奔赴,
商业的底色是人文


当然,除了产品,我们也会做一些内容以及Marketing的事情,但Babycare的做法不是单向度输出广告,而是与用户双向奔赴。


毕竟母婴消费人群是很看重口碑的,如果品牌只是单向输出,那可能就是短时间博一下眼球,刷一下存在感,很难引起口碑效应。Babycare常说的一句话是,我们不做“我”,我们要做“我们”。


这个“我们”,包括顾客和利益相关者共同创造,也共同分享品牌价值,其前提是大家都认同某个“品牌愿景”。


当你的“品牌愿景”被认同,自然也会收到更好的用户反馈,实现“双向奔赴”。


举个例子,Babycare有一位用户,在宝宝很小的时候,她因为红红屁屁问题不断选择和尝试了很多纸尿裤品牌,最后选择了我们。然后当她重回职场,做了一些小生意后,也联系到我们,希望很希望成为Babycare店主,所以去年,她在扬州开出了2间Babycare线下门店。


这位用户的用户画像很典型,一位高知妈妈,在带孩子的过程中,需要保留一部分自我。所以一方面她会花费很多时间去挑选宝宝用的产品,同时也会把一些自己认为用起来不错的,即使是其他品牌的产品,也保留在店里。


同时,当Babycare出了新品,她也会第一时间给自己的宝宝试用,并时不时给到我们反馈,这款产品好在哪里,又有哪些地方需要改进。


在我看来,这是一个垂类品牌需要与用户进行的沟通,我们要深耕双向奔赴。


当然,除了个体用户的沟通,我们也会和Babyare的用户做一些群体发声,这样用户才会更加认可你的品牌。而Babycare也通过一次次的发声,创造了一次又一次自然的热搜。


比如,#妊娠纹镜头该被剪掉吗#这条。


这个发声源自于一次Babycare的孕产活动。大家都知道女孩子怀孕之后会出现一个叫妊娠纹的东西,看起来并不是非常的美观,尤其是,因为个人体质的原因,并不是每个人的妊娠纹都能通过化妆品去解决。


Babycare有一次做了一张关于妊娠纹的广告图片,被很多平台屏蔽了。


孕产活动现场,知道这件事情的一位小伙伴还挺生气的,因为她自己其实也是妈妈,她说,国家都鼓励3胎了,为什么妊娠纹要被屏蔽呢?此外,负责这张广告图片的,恰好也是一位刚刚休完产假回来的女孩子,她还贡献了自己的产照,得知被屏蔽后,她也有些生气。


随后,Babycare就在官博上面去分享这件事,想听听大家的看法,和大家进行一些讨论。没想到立刻获得了很多讨论,里面很多用户都在说,这都2022年了,为什么今天的社会面对于母婴的话题还是都在讲“为母则刚”、讲“妊娠纹是爱的痕迹”,却没有人真正去支持一下这些女生,真正去关注到她们,甚至还会觉得这些东西是应该被禁止。


通过这次发声,如果能让用户觉得Babycare是和她们站在一起的,甚至能让大众正视“妊娠纹”,我们觉得这就是有意义的。


另一条热搜叫做#我国仅30%产妇使用无痛分娩#。



这其实是Babycare在去年10月开始的一项公益活动,源于一个非常小众的节日:世界镇痛日。Babycare联合了多位顶级妇产科医生、麻醉医师等,去做了一波关于“无痛分娩”的倡议。


大家可能会觉得无痛分娩是个很普遍的事情,但这个“人类之光”,在中国有70%的女性是不敢使用的。这种“不敢”不是因为这项技术本身,一方面是因为国内科普度不高,甚至会被一些谣言所误解,另一方面,家里人会和她说:疼痛是你作为一名母亲,必须经历的一个过程。


但Babycare觉得,母爱,无需疼痛来证明。


所以我们联合了多方专家,通过活动的形式为大家全面的科普无痛分娩,并与浙江省妇女儿童基金会合作,成立Babycare白贝壳关爱专项基金,资助更多妈妈选择无痛分娩。在这个过程中,越来越多的地方将无痛分娩纳入医保,今年两会期间无痛分娩单独进医保的提案成为热议话题。


前两天我们还在微博上收到了一条用户私信,说:收到了你们捐助,虽然它不能覆盖全部无痛分娩的费用,但是我会“无脑”地买你们的产品,因为我真的发现,在你们的帮助之下,生孩子没有那么的痛了。


在Babycare看来,作为一个母婴品牌,与其把钱花在找流量明星身上,不如多为用户做一些实打实的事情。


除了公益活动,Babycare也会通过一些内容层面的东西,去与用户做更深度的对话与连接。


比如我们邀请姜思达、热依扎一起就“做妈妈和做自己矛盾吗?”进行对话,谈谈作为一个女性,当成为母亲后,如何应对身份变化的焦虑……


今年我们则请到了周轶君老师,继续与热依扎对谈,聊到其实焦虑的反面是具体,成为妈妈和孩子的相处是一段旅途的开始。


我们还会刘擎老师去讨论了下“人类为什么要生孩子?”。而用户关于这一话题的回馈,有几句话也让我印象深刻:觉得风景好好看,火锅炸鸡麻辣烫很好吃,带小朋友也来这个世界看一看、两个人玩太无聊了,那就多个小朋友一起玩吧、忽然有了第二个童年,那是治愈自己童年的最佳方式……


有很多类似这些真实且有趣、走心的回答,所以我们也会把它们打印在线下门店小票中,用户购买完我们的商品,就会收到这样一些“金句”。


令人欣喜的是,我们的用户在看到这些内容后,会把小票自发地发布在自己的社交媒体中,帮助Babycare完成了一次自来水式的传播推广。


而这种内容形式、传播方式,我觉得比一些传统意义上的广告更有效,这种你来我往,就是一种双向奔赴。


结语


说了这么多,其实大家都知道,今年市场的大主题是要降本增效,需要去做更多的增长,我觉得这些都没问腿。但对于企业来讲,特别是Babycare这样,服务特殊阶段、特殊人群的品牌,我们确实也会觉得,内生力量是最重要的内核。


商业上有很多关于数据、关于计算的东西,这些我们确实都需要做,但最根本需要做好的,是一些关于人文的内容。


这些东西不是创意或灵光一现的结果,本质取决于你怎么看待用户,以及组织力和企业文化对用户思维的培养。作为服务特殊人群、特殊时段的品牌,我们确实觉得内生力是品牌成功的内核。


所以Babycare也一直相信,商业的底色是人文。当品牌有用人文的内容和产品去关怀用户时,用户也会抱之以品牌更好的商业回报。


以上就是我今天的分享,谢谢大家!

标签:babycare,母婴,新消费,灵眸大赏

相关推荐

小米有品孟祥奇:生活中,99%的产品都值得被重新创造一遍|Morketing Summit 2018专题

2023-07-30 19:55:39 3842

经常霸占热搜的梨视频,为何既能赚钱又能坚守情怀| Morketing Summit 2018专题

2023-07-30 21:14:03 2244

朱轩:印尼大赛道巨头打架,机会在垂直领域和生态领域 | Morketing Summit 2018专题

2023-07-31 07:24:08 3582

花生好车黄向平:都说寒冬,直租模式却找到了汽车新零售的巨大增长空间 | Morketing Summit 2018专题

2023-07-30 19:16:09 3550

Mobvista段威:中国移动互联网出海10年,背后的营销力量 | Morketing Summit 2018专题

2023-07-31 02:08:23 2072

微信注册

使用微信扫一扫立即注册

注册即表明同意 《用户注册隐私条款协议》

手机注册 还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手机号码错误